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小有气象-《盛赋》
第(2/3)页
无论各方势力如何招贤纳士,总会有一些能人异士,因各种各样没有登台唱戏。
要么是不喜欢某个门庭,要么就是不肯委屈自己。
再要不然,就是觉得自己功力还不成熟。
亦或是时机未到。
江平就是一个例子,大黄庭境界的年轻文人,放眼整个北方地界也寥寥无几。
尽管不曾去过白鹿书院,也没有名师大儒指点,但这并不影响,井寒清很器重他,此刻,将江平轻轻柔柔的推到了龙门近前。
“不知道具体根脚,还是他不愿意多说?”伏城微微皱眉道。
某些人才性情古怪,其实之所以性情古怪,就是出身不好所导致,无论是百姓亦或是权贵,对一个人进行品头论足的时候,首看的是家世背景,而不是这个人的才能与天赋。
“不愿意多说,但很有悟性,再者,真正的大才,不一定属于正统,旁门左道之流内,偶尔也会冒出来一两个麒麟子。”
“江平的潜质,或许不弱于我。”井寒清这般言道。
自打北王府光明正大的开启招贤纳士之后,每一日都会有人来到这里投靠北王。
而如何筛选人才,则一律交给了井寒清。
不得不说,井寒清在恒昌宗为政的经验,使得伏城在人才任用一事上,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章程。
因为恒昌宗曾经开启考核,选拔人才,井寒清在此类事上,自然也是驾轻就熟。
看似北方七律都是年轻人,实则文臣武将兼备,勉强有几分小朝廷的气象,无论是外政亦或是内政,都绝非那些乌合之众,匹夫之流可比。
听到井寒清此话,伏城心里一阵暖意横流。
“没想到啊,还有如此大才愿意追随我。”伏城揉了揉脸颊,心中很是感动。
井寒清会心一笑道:“因为师兄才是北方的正统。”
“宇文君曾在北方筛选过人才,可宇文君终归是恒昌宗的宗主,尽管他曾经安抚流民,修建浩安之城,功勋赫赫,可他依旧不会得到北人的认可。”
“柏小卫来到北方以工代赈,一鼓作气解决掉了众多说不清道不明的老官司,安抚百姓,重建秩序,可称之为一代绝世名流。”
“可北人也不会认可柏小卫。”
“只有师兄你,才是土生土长的北人,所以你开启门庭,自然会让北方真正的麒麟子过来投靠。”
“只是这份荣光盛大,责任也很大,还望师兄需得谨慎前行,勿要在一时的拥簇下,迷失了自我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