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八章 弦断知音有谁听-《大唐孤星之远东战争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元日大朝会,远东侯敕授万年县县令之职怕是措手不及吧?”宋璟有些得意,此事亦有其手笔。

    独孤心慈眼神不善。

    “汝亦勿需怨某打扰汝之清净,万年县当时糜烂不堪,用汝亦是死马当活马医”

    独孤心慈更是心塞。

    “但汝之表现超乎某等之想,短短两月,收欠税,纳漕渠费,特别是上元节花灯会,组织有序,手段出神入化,后又勘察广运潭,狡计百出,诸多某亦无计可施之事,到了汝之手中,用汝的话说,那就不是事儿?两百多万贯的漕渠修缮费用筹集,某等是望尘莫及,诸多相公甘拜下风,不得不服”

    “某亦以为一个燕唐明相即将诞生,但汝却去开学堂,万年县廨汝怕未呆够十日吧?某曾很不屑,如此懈怠之臣,岂有前途?但某错了,汝就根本未把仕途放在心里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知音啊,宋相公真是某之知音,来来,先以茶代酒贺一杯,等会某等觅一静地喝酒去”独孤心慈很是欣慰,终于有知音了?哦,小雅不算,那是知己。

    “某曾愤恨过远东侯,如此才华如此浪费,岂不是暴殄天物?但某思虑再三,确认远东侯绝非常人,汝才华横溢,但却未浪费,汝看似信手成事,却事事既始,便有所善终,虑事百般,做事万谋,堪称滴水不漏,事后却不争功不臆想,翩然让开,潇洒无边,此等程度某亦无法做到”

    “呵呵,某得利已颇丰,共享才是万全”独孤心慈不好意思。

    “对,共享,就是这个词,汝在华师大提倡共享精神,汝之做事亦是颇有共享之精髓。汝让书坊,不插手烟花与卤煮,诸事皆不出头,广交盟友,看似圆滑,某却认为是共享之精髓”

    “世之万事,需万人成事,独占绝不长久,诸人明其理者众,却施行者寡,共享利益,才是成事之根本啊”宋璟相公今日颇为感慨。

    “某听闻远东单思敬大都护曾感言:大术师的境界,凡人不懂,某颇以为然”宋璟相公又说道“但某颇向往之,不过,某还是觉得闲人两字最适合汝,嫌弃的闲,悠闲的闲”

    “呵呵,宋相公忠义秉正,亦是某等向往之楷模”独孤心慈讪笑。

    “某致仕之因亦有汝之原因,某深以为某之心虑不及远东侯,某需静心重学经义,寻觅为人处世之精髓,日后尚需远东侯赐教”宋璟相公坦言自己不及年纪轻轻的独孤心慈。

    “那好啊,宋相公不如来华师大学堂,某等共同研习”独孤心慈还是不忘拉丁为助。

    “某亦有骄傲,此事莫提”宋璟根本就不接茬。

    “某有些明晓宋相公之意愿,不就是觉得有些素餐尸位,施政有些力不从心,此刻借坡下驴,尚能落个好名声不是?”独孤心慈亦直言不讳。

    “恩,差不多如此”宋璟相公不以为杵。

    “但宋相公想过没有,世上之人如某这般的有多少?”独孤心慈大言不惭,冯元一嗤笑,宋璟相公却陷入思虑。

    “宋相公认为自己一走了之,朝中自有接替之人,两位张相公,源乾曜相公,六部尚书,寺卿监正,均各司其职,朝中诸事亦会按部就班,有条不紊,但宋相公须知,虽每个人皆是世上独一无二,却手指有长短,世人有良莠,朝臣亦然,宋相公的治国方略虽好,亦需有人执行,俗话说,人走政息,宋相公致仕,怕这些方略就需素之高阁了?”

    “朝臣未必如远东侯所想之情状,这不是尚有圣人么?”

    “即便如此,怕亦是大打折扣啊?此情状怕已不是宋相公所想吧?”独孤心慈继续游说。

    “对,宋相公还是继续为国谋划,燕唐不能没有宋相公这般忠直之臣啊?”冯元一亦是敲边鼓。

    “某亦已决,两位勿需再劝”宋璟也不为所动。

    “某是这样认为的啊,宋相公若真想致仕,亦需徐徐图之,宋相公若真想偷闲,只需辞去侍中之职即可啊?”独孤心慈没心情继续曲曲绕绕了。

    “辞去侍中之职?那与致仕有何区别?”冯元一郁闷,感情汝说了半天仍是让其致仕啊?

    “不同,现就看宋相公的胆略了,若宋相公直接致仕,圣人怕亦会被指责苛待臣工,但若只是退一步,则四海清平,宋相公只会被称颂,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,即可全圣人颜面,亦可留下东山再起之根基”独孤心慈不慌不忙。

    “此计甚妙,只是这值司怕不好安置?”冯元一也赞同,亦疑惑。

    “苏相公怕要全退了”独孤心慈又提及苏颋相公。

    “对啊,苏相公此次怕需离开长安了,那就有紫薇侍郎与礼部尚书的空缺了,只是委屈宋相公了”冯元一恍然大悟。

    “这正是让天下人看看宋相公的胸襟之时”独孤心慈笑眯眯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