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哎,渡口有许多好处的,又一村地处尧山出山口,辋川不用说无论陆路水路均需经过此处,东边的蓝关口,西边的小寨汤峪皆须从此路过,俗话说人聚财聚,此处形成一个渡口,那人来人往,人吃马嚼的均有商机” “小王爷真是点石成金啊,某等立刻着手此事,只是。。不过” “人手问题吧?这周遭乡邻也有不少,拿开元通宝去请,有多少算多少,某最不缺的就是开元通宝,只要尽快建好渡口就行” “那好,某明日即去蓝田备案,嗯,顺便也给族人落个籍,贱籍就贱籍,只要渡口建好还怕养不活自己?” “老丈果决,今日时日已不早,某就先行回山” “小王爷还有什么良策一并提出,某等合族全力支持” “本郎君就随意一说,时辰不早了,老丈的茶叶呢?老丈以后想喝茶尽管去辋川寻某” “耽搁小王爷歇息,罪过罪过”仲孙柳一边收拾茶叶一边赔罪。 “无妨,某的别业修缮尽量不要落下太多进度啊” “这个某等自然晓得” “那好,打扰了,告辞” “慢,听闻小王爷曾参加今科科考,才学卓绝,今日可有幸听闻小王爷佳句啊?” “作诗啊?这个可是讲究灵感的” “那为难小王爷了,小王爷一路小心” “哎,随便来一首还是有的,嗯,某这首做客又一村贺仲孙老丈寿” “静听小王爷佳句” “莫笑农家腊酒浑,丰年留客足鸡豚。 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 “还有句话送给仲孙家。靠山山会倒,靠人人会跑,靠父母均会老,靠自己才最好” “受教了” 第二天一早,辋川了客人,正是蓝田温钰温大郎。 温大郎瘦了许多,但精神显然处于亢奋状态,完全不像那个温尔文雅的样子。 “蓝田居然有如此妙处”温钰好奇的满山转悠。 “好啦好啦,先歇息一会,说说考察的怎么样了?” “情况不妙,情况大好” “听着别扭” “渭河淤塞严重,入京的几条漕曲碓房林立,堵塞不堪,运力逐年递减,神龙初年尚能有四百万石,去岁两百万石不足,渭河沿岸舟楫云集,却只能靠陆运至长安” “某沿渭河西上,一路查看,某的先前构想完全可以实现,若在咸阳拥渭沣为堰,再绝灞浐之水,掘一与渭河平行漕渠,即可在禁苑围潭做仓” 温大郎是滔滔不绝,看来已胸有成竹。 “好啦,这几日就在辋川歇息,某与你好好滋补一下,国事重要,身体为本,韦二郎可有消息?” “韦二郎尚在洛阳,今日应会入京,其师陆公已入朝,晋刑部尚书,据闻朝中有擢其为蒲州刺史的动议” “蒲州刺史?呵呵,不知李三郎动向如何?” “应已赴任吧?” “不理他们,走,某烹了一锅石蛙粥,大补啊” 吃完早餐,仲孙家的工匠陆续进山,仲孙无异来请独孤心慈,他们族长正查探渡口规划。 独孤心慈本想晒晒太阳,耗过一天,但温钰一听有水利规划,立刻催促独孤心慈前去查看。 仲孙家规划的渡口在又一村东,辋川河在此转个牛轭弯,积水甚多成一小潭,岸边也是石质,刀削斧凿似的,确实适合建渡口。 仲孙柳亲自带队,仲孙榆和仲孙无忌正在潭上用竹篙探测,水深足有四五丈。 独孤心慈把温钰带来,两厢居然认识,温钰乃蓝田孝子参军,声名比初到的独孤小王爷大多了。 温钰兴致勃勃的参与讨论,独孤心慈无趣的找一平石坐下,盘算着午餐弄点什么吃食。 临近午时蓝田县主簿,温钰的族叔温顾言也赶来,送来了仲孙家一百多号人的贱户户籍。 让独孤心慈无语的是,这二十户百多人的贱户居然附属在他的名下。 第(2/3)页